從德鄰至鄧城訪魏道輔故屋懷道符
從德鄰至鄧城訪魏道輔故屋懷道符。宋代。李廌。 孟春屬佳辰,駕言從郡丞。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方舟絕橫漢,適彼樊侯城。緬懷昔封君,能使晚周興。千齡想風概,慨嘆岸與陵。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憑。盤飧倦舉箸,幅幅氣拂膺。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殘僧。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窶居三十年,蔚然以詩鳴。人憂不改樂,信哉賢者能。常聞有四友,作堂在郊坰。我雖樗櫟材,臭味亦其朋。會當從飛蓋,清夜一來登。
[宋代]:李廌
孟春屬佳辰,駕言從郡丞。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
方舟絕橫漢,適彼樊侯城。
緬懷昔封君,能使晚周興。
千齡想風概,慨嘆岸與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憑。
盤飧倦舉箸,幅幅氣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殘僧。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
窶居三十年,蔚然以詩鳴。
人憂不改樂,信哉賢者能。
常聞有四友,作堂在郊坰。
我雖樗櫟材,臭味亦其朋。
會當從飛蓋,清夜一來登。
孟春屬佳辰,駕言從郡丞。
蓐食戒徒禦,篝火事徂征。
方舟絕橫漢,適彼樊侯城。
緬懷昔封君,能使晚周興。
千齡想風概,慨歎岸與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憑。
盤飧倦舉箸,幅幅氣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餘殘僧。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
窶居三十年,蔚然以詩鳴。
人憂不改樂,信哉賢者能。
常聞有四友,作堂在郊坰。
我雖樗櫟材,臭味亦其朋。
會當從飛蓋,清夜一來登。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曾廉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愿。
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願。
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唐代:
王維
巖壑轉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巖壑轉微徑,雲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唐代:
王質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月,而我獨不眠。
近代:
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