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經略宣徽吳太尉以將經洛陽舊隱之作
和經略宣徽吳太尉以將經洛陽舊隱之作。宋代。宋庠。 公有長才動縉紳,朝廷不肯棄名臣。高懷空結山中社,遠略今清塞外塵。竹塢未荒溪葉密,菊叢雖舊徑花新。南臺素壁題名處,莫惜麾鐃一駐輪。
[宋代]:宋庠
公有長才動縉紳,朝廷不肯棄名臣。
高懷空結山中社,遠略今清塞外塵。
竹塢未荒溪葉密,菊叢雖舊徑花新。
南臺素壁題名處,莫惜麾鐃一駐輪。
公有長才動縉紳,朝廷不肯棄名臣。
高懷空結山中社,遠略今清塞外塵。
竹塢未荒溪葉密,菊叢雖舊徑花新。
南臺素壁題名處,莫惜麾鐃一駐輪。
唐代·宋庠的簡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 宋庠的詩(498篇) 〕
宋代:
范成大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
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
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宋代:
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縱。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雲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複縱。
宋代:
陳良貴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后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後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
:
孫應時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
郭諫臣
天畔寒云翳日輪,煙江千里一波臣。薄游終日嬰塵網,長嘯移時岸角巾。
漉酒每思彭澤令,灌畦甘學漢陰人。百年光景今過半,對鏡空嗟白發新。
天畔寒雲翳日輪,煙江千裡一波臣。薄遊終日嬰塵網,長嘯移時岸角巾。
漉酒每思彭澤令,灌畦甘學漢陰人。百年光景今過半,對鏡空嗟白發新。
宋代:
鄧剡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鰲闕。
眉鎖嬌娥山宛轉,髻梳墮馬云敧側。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馀香歇。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鰲闕。
眉鎖嬌娥山宛轉,髻梳墮馬雲敧側。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馀香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