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浯溪觀中興磨崖因成一絕
過浯溪觀中興磨崖因成一絕。宋代。李若虛。 元顏文字照浯溪,神物於今長護持。崖邊尚有堪磨處,留刻中興第二碑。
[宋代]:李若虛
元顏文字照浯溪,神物於今長護持。
崖邊尚有堪磨處,留刻中興第二碑。
元顔文字照浯溪,神物於今長護持。
崖邊尚有堪磨處,留刻中興第二碑。
唐代·李若虛的簡介
李若虛(《輿地紀勝》卷五六作益虛),廣平曲周(今屬河北)人。若水兄。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守司農(nóng)寺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五年,充襄陽府路置司參度官(同上書卷八九)。六年,擢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八年,為軍器監(jiān)丞。十一年,知宣州,為岳飛幕客。十二年,因議時政罷職,徽州羈管。事見清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六。
...〔
? 李若虛的詩(1篇) 〕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yún)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唐代:
王維
巖壑轉(zhuǎn)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巖壑轉(zhuǎn)微徑,雲(yún)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宋代:
釋覺阿上
{賢貝換玉}拳下喝少賣弄,說是說非入泥水。
截斷千差休指注,一聲歸笛啰啰哩。
{賢貝換玉}拳下喝少賣弄,說是說非入泥水。
截斷千差休指注,一聲歸笛啰啰哩。
宋代:
劉宰
城關(guān)美少年,三五事游冶。
明珰燭綺疏,寶香籠舞樹。
城關(guān)美少年,三五事遊冶。
明珰燭綺疏,寶香籠舞樹。
清代:
樊增祥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
我已江南遊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