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詩寄子瞻
雪堂詩寄子瞻。宋代。李昭玘。 愁云蔽日昏風(fēng)發(fā),鵝毛大片舞空闊。陰崖冰壓木枝折,一鳥不飛人足絕。山翁口掉肩擁褐,斫竹撐茅勞架結(jié)。堂成不用巧丹涅,卻畫東坡四山雪。群石嶄嶄爭皎潔,門外堂間兩清洌。萬境一心同瑩徹,石床云生濕肌發(fā)。布被颼颼冷于鐵,半夜哀猿叫山月。山翁高哦響修越,不道妻啼憂米竭。世事薰膏付灰滅,長安高門奔請謁。赤日炙背沙埋轍,仆夫汗流馬吐舌。三謁不逢腹欲爇,怒氣恐成疽毒裂。狂走不須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熱。
[宋代]:李昭玘
愁云蔽日昏風(fēng)發(fā),鵝毛大片舞空闊。陰崖冰壓木枝折,一鳥不飛人足絕。
山翁口掉肩擁褐,斫竹撐茅勞架結(jié)。堂成不用巧丹涅,卻畫東坡四山雪。
群石嶄嶄爭皎潔,門外堂間兩清洌。萬境一心同瑩徹,石床云生濕肌發(fā)。
布被颼颼冷于鐵,半夜哀猿叫山月。山翁高哦響修越,不道妻啼憂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滅,長安高門奔請謁。赤日炙背沙埋轍,仆夫汗流馬吐舌。
三謁不逢腹欲爇,怒氣恐成疽毒裂。狂走不須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熱。
愁雲(yún)蔽日昏風(fēng)發(fā),鵝毛大片舞空闊。陰崖冰壓木枝折,一鳥不飛人足絕。
山翁口掉肩擁褐,斫竹撐茅勞架結(jié)。堂成不用巧丹涅,卻畫東坡四山雪。
群石嶄嶄爭皎潔,門外堂間兩清洌。萬境一心同瑩徹,石床雲(yún)生濕肌發(fā)。
布被颼颼冷于鐵,半夜哀猿叫山月。山翁高哦響修越,不道妻啼憂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滅,長安高門奔請謁。赤日炙背沙埋轍,仆夫汗流馬吐舌。
三謁不逢腹欲爇,怒氣恐成疽毒裂。狂走不須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熱。
唐代·李昭玘的簡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濟(jì)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jìn)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書省正字除校書郎。通判潞州,入為秘書丞、開封府推官。出提點(diǎn)永興、京西、京東路刑獄。徽宗立,召為右司員外郎,遷太常少卿,出知滄州。崇寧初,入黨籍,居閑十五年,自號(hào)樂靜先生。欽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樂靜集》三十卷傳世,其中詩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李昭玘詩,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陸心源藏抄本。新輯集外詩,補(bǔ)于卷末。
...〔
? 李昭玘的詩(97篇) 〕
元代:
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xué),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yáng)豈近諛。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xué),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yáng)豈近諛。
:
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xì)認(rèn)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xì)認(rèn)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宋代:
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幹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唐代:
王質(zhì)
我性愛風(fēng)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zhuǎn),時(shí)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dú)不眠。
我性愛風(fēng)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zhuǎn),時(shí)聞雁翩翩。未能叫雲(yún)月,而我獨(dú)不眠。
清代:
紀(jì)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大雪幕荒榛,凍雲(yún)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