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后十九首 其十二
古詩后十九首 其十二。明代。李攀龍。 東城屬浮云,阿閣百馀尺。歲暮多悲風,游子衣裳薄。四野何蕭條,所遇但遺跡。來者自為今,去者自為昔。盛年奄已衰,含意將安適。燕趙出名倡,紅顏照宛洛。結束隨時變,弦歌日相索。未彈理懷袖,若在遠行客。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馳情視雙燕,飛入王侯宅。
[明代]:李攀龍
東城屬浮云,阿閣百馀尺。歲暮多悲風,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蕭條,所遇但遺跡。來者自為今,去者自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將安適。燕趙出名倡,紅顏照宛洛。
結束隨時變,弦歌日相索。未彈理懷袖,若在遠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馳情視雙燕,飛入王侯宅。
東城屬浮雲,阿閣百馀尺。歲暮多悲風,遊子衣裳薄。
四野何蕭條,所遇但遺跡。來者自為今,去者自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將安適。燕趙出名倡,紅顔照宛洛。
結束隨時變,弦歌日相索。未彈理懷袖,若在遠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馳情視雙燕,飛入王侯宅。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宋代:
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
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
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宋代:
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顔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