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俞仲蔚 其二
答寄俞仲蔚 其二。明代。李攀龍。 郁郁龍門山,下臨千仞溪。孤桐生其間,干與浮云齊。湍水擊其隈,回波蕩其涯。野火燔其東,飛雪涂其西。莫則止黃鵠,朝則啼鹍雞。悲風從天來,清商以凄凄。伯牙不能去,傾耳中自諧。匠石空扼腕,運斤路何階。琴瑟和神人,無乃非其懷。結根既已異,雨露難獨乖。愿言俯大壑,往就長離棲。
[明代]:李攀龍
郁郁龍門山,下臨千仞溪。孤桐生其間,干與浮云齊。
湍水擊其隈,回波蕩其涯。野火燔其東,飛雪涂其西。
莫則止黃鵠,朝則啼鹍雞。悲風從天來,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傾耳中自諧。匠石空扼腕,運斤路何階。
琴瑟和神人,無乃非其懷。結根既已異,雨露難獨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長離棲。
郁郁龍門山,下臨千仞溪。孤桐生其間,幹與浮雲齊。
湍水擊其隈,回波蕩其涯。野火燔其東,飛雪塗其西。
莫則止黃鵠,朝則啼鹍雞。悲風從天來,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傾耳中自諧。匠石空扼腕,運斤路何階。
琴瑟和神人,無乃非其懷。結根既已異,雨露難獨乖。
願言俯大壑,往就長離棲。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
顧應祥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天趣入三昧,點染意象爭錙銖。
遠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天趣入三昧,點染意象爭錙銖。
遠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近代:
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牆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清代:
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必告慈甯曉問安,延緣桂棹溯遊瀾。黍芃麥秀香風裡,縹緲西池直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