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海虞錢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圖
題海虞錢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圖。明代。吳寬。 扁舟昆湖去,憶向虞山還。當時迫日暮,未得窮躋攀。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刪。安知六載后,依然見茲山。諒無愚公愚,賴有頑仙頑。頑仙隱居處,深林置柴關。丹灶火常伏,藥闌苗載芟。高情付縑素,丹青色斑斑。茲山臥平野,隱然不成環。透迤亦甚遠,攢蹙何其慳。只尺見百里,群峰互垂鬟。飛鳥歸易沒,浮云出偏閑。拂水最奇麗,空巖故漩澴。天風或稍定,石壁仍潺潺。仙宮對佛寺,妙境非人寰。獨憐仲雍墓,誰為剪榛菅。短棹載書卷,浩歌水云間。仿佛歸庵翁,往來寶嚴灣。竊祿本無補,乞身亦多艱。臥游畢舊愿,坐嘯開塵顏。
[明代]:吳寬
扁舟昆湖去,憶向虞山還。
當時迫日暮,未得窮躋攀。
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刪。
安知六載后,依然見茲山。
諒無愚公愚,賴有頑仙頑。
頑仙隱居處,深林置柴關。
丹灶火常伏,藥闌苗載芟。
高情付縑素,丹青色斑斑。
茲山臥平野,隱然不成環。
透迤亦甚遠,攢蹙何其慳。
只尺見百里,群峰互垂鬟。
飛鳥歸易沒,浮云出偏閑。
拂水最奇麗,空巖故漩澴。
天風或稍定,石壁仍潺潺。
仙宮對佛寺,妙境非人寰。
獨憐仲雍墓,誰為剪榛菅。
短棹載書卷,浩歌水云間。
仿佛歸庵翁,往來寶嚴灣。
竊祿本無補,乞身亦多艱。
臥游畢舊愿,坐嘯開塵顏。
扁舟昆湖去,憶向虞山還。
當時迫日暮,未得窮躋攀。
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刪。
安知六載後,依然見茲山。
諒無愚公愚,賴有頑仙頑。
頑仙隱居處,深林置柴關。
丹竈火常伏,藥闌苗載芟。
高情付縑素,丹青色斑斑。
茲山臥平野,隱然不成環。
透迤亦甚遠,攢蹙何其慳。
隻尺見百裡,群峰互垂鬟。
飛鳥歸易沒,浮雲出偏閑。
拂水最奇麗,空巖故漩澴。
天風或稍定,石壁仍潺潺。
仙宮對佛寺,妙境非人寰。
獨憐仲雍墓,誰為剪榛菅。
短棹載書卷,浩歌水雲間。
仿佛歸庵翁,往來寶嚴灣。
竊祿本無補,乞身亦多艱。
臥遊畢舊願,坐嘯開塵顔。
唐代·吳寬的簡介
(1435—1504)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為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閑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后,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 吳寬的詩(211篇) 〕
唐代:
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云時俗輕尋常,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雲時俗輕尋常,
宋代:
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雪著溪山澹複濃,行舟疑在玉壺中。雲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歎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清代:
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宋代:
朱熹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復旬馀。
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復理北窗書。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複旬馀。
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複理北窗書。
宋代:
李綱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