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冢
發冢。明代。盧若騰。 發冢復發冢,無數白骨委荒茸;高堂大廈密于鱗,更奪鬼區架柱栱。輪奐構成歌舞喧,夜深卻聞鬼聲詾;此屋主人皆壯士,聞之恬然稀怖恐。壯士一去不復還,血濺原草無邱壟;生存華屋幾何時,俄見因果同一種。新鬼歸覓來故居,舊鬼揶揄笑且踴。
[明代]:盧若騰
發冢復發冢,無數白骨委荒茸;高堂大廈密于鱗,更奪鬼區架柱栱。
輪奐構成歌舞喧,夜深卻聞鬼聲詾;此屋主人皆壯士,聞之恬然稀怖恐。
壯士一去不復還,血濺原草無邱壟;生存華屋幾何時,俄見因果同一種。
新鬼歸覓來故居,舊鬼揶揄笑且踴。
發冢複發冢,無數白骨委荒茸;高堂大廈密于鱗,更奪鬼區架柱栱。
輪奐構成歌舞喧,夜深卻聞鬼聲詾;此屋主人皆壯士,聞之恬然稀怖恐。
壯士一去不複還,血濺原草無邱壟;生存華屋幾何時,俄見因果同一種。
新鬼歸覓來故居,舊鬼揶揄笑且踴。
唐代·盧若騰的簡介
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
? 盧若騰的詩(110篇) 〕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明代:
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明代:
張元凱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