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
萬壽寺。明代。湛會谷。 半夜青蓮映翠微,千秋臺畔鳳凰飛。空誇白社風流在,翻惜黃金世路非。苦海無邊翻貝葉,銀河有路問支磯。坐高三鼓菩提月,玉笛風前折竹枝。
[明代]:湛會谷
半夜青蓮映翠微,千秋臺畔鳳凰飛。空誇白社風流在,翻惜黃金世路非。
苦海無邊翻貝葉,銀河有路問支磯。坐高三鼓菩提月,玉笛風前折竹枝。
半夜青蓮映翠微,千秋臺畔鳳凰飛。空誇白社風流在,翻惜黃金世路非。
苦海無邊翻貝葉,銀河有路問支磯。坐高三鼓菩提月,玉笛風前折竹枝。
唐代·湛會谷的簡介
湛會谷,增城人。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貢生,嘗任樂會縣訓導、陵水縣教諭。著有《濯纓居草》。事見民國《增城縣志》卷一五。
...〔
? 湛會谷的詩(2篇) 〕
宋代:
楊萬里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偉。
宜春臺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偉。
宜春臺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
宋代:
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
憶昔遊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緻雖不多,愛養尚如活。
元代:
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
明代:
莊昶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里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斗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裡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鬥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