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采蓮行
上河采蓮行。明代。釋今無。 長干六月蓮花開,九衢爍石飛塵埃。清涼自可消熱惱,至今奇異抽蓮臺。上河種蓮蓮千頃,獨有一池最清冷。五花一蒂間紅黃,或三或九相牽引。更有垂頭照水蓮,花頭在水蒂在天。瓣剪輕羅千疊細,香留濕露半銖妍。世間物理須平常,一花一蒂自相當。譬如百工各一藝,流行王澤稱安康。即使一蒂懸二花,并頭已足使人誇。三五鉤連至九瓣,真疑玉闕開天葩。周公多才復多技,若無其德才則累。對花不覺惜花奇,以理求之或相似。柳子上河訪友歸,說花真使心魂飛。兼言一士能扛鼎,直氣不剉與身肥。青原瀑布開生面,曾驅五虎出山嵋。雞鳴半葉即淩風,一見未語知猿公。相攜池畔尋菡萏,四枝照水新芙蓉。池上主人叉腰立,對花與之施長揖。最嫌禮數縛人情,怒氣橫生手以戟。轉盻之間池水沸,蓮花出水香流地。力士早曾脫巾舄,水中那得藏蛟兕。今春碣石歸金陵,風塵困折意難清。忽聞奇事探奇賞,煩襟蕩滌歸清溟。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與萬姓消刀兵。
長干六月蓮花開,九衢爍石飛塵埃。清涼自可消熱惱,至今奇異抽蓮臺。
上河種蓮蓮千頃,獨有一池最清冷。五花一蒂間紅黃,或三或九相牽引。
更有垂頭照水蓮,花頭在水蒂在天。瓣剪輕羅千疊細,香留濕露半銖妍。
世間物理須平常,一花一蒂自相當。譬如百工各一藝,流行王澤稱安康。
即使一蒂懸二花,并頭已足使人誇。三五鉤連至九瓣,真疑玉闕開天葩。
周公多才復多技,若無其德才則累。對花不覺惜花奇,以理求之或相似。
柳子上河訪友歸,說花真使心魂飛。兼言一士能扛鼎,直氣不剉與身肥。
青原瀑布開生面,曾驅五虎出山嵋。雞鳴半葉即淩風,一見未語知猿公。
相攜池畔尋菡萏,四枝照水新芙蓉。池上主人叉腰立,對花與之施長揖。
最嫌禮數縛人情,怒氣橫生手以戟。轉盻之間池水沸,蓮花出水香流地。
力士早曾脫巾舄,水中那得藏蛟兕。今春碣石歸金陵,風塵困折意難清。
忽聞奇事探奇賞,煩襟蕩滌歸清溟。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與萬姓消刀兵。
釋今無簡介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