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釋今無的詩 >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明代。釋今無。 跳躍雙丸射海濤,鴟夷真否有三高。人間苦樂迷黃鵠,水國旌旗插白艚。避世逢萌過雁塞,思秋張翰泛漁舠。空來野老無供給,缽水孤擎只冷淘。
[明代]:釋今無
跳躍雙丸射海濤,鴟夷真否有三高。人間苦樂迷黃鵠,水國旌旗插白艚。
避世逢萌過雁塞,思秋張翰泛漁舠。空來野老無供給,缽水孤擎只冷淘。
跳躍雙丸射海濤,鴟夷真否有三高。人間苦樂迷黃鵠,水國旌旗插白艚。
避世逢萌過雁塞,思秋張翰泛漁舠。空來野老無供給,缽水孤擎隻冷淘。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清代:
陸錫熊
鯉魚風起江濤惡,昨夜郎船何處泊。武昌遙望天上頭,客夢況隔巴江秋。
杜鵑不解催歸去,處處征帆送津樹。日落黃陵古廟煙,秋風那顧客衣穿。
鯉魚風起江濤惡,昨夜郎船何處泊。武昌遙望天上頭,客夢況隔巴江秋。
杜鵑不解催歸去,處處征帆送津樹。日落黃陵古廟煙,秋風那顧客衣穿。
清代:
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雲,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宋代:
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宋代:
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幹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