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戊午二月二十四日會碧_·,三用韻)
滿江紅(戊午二月二十四日會碧_·,三用韻)。宋代。吳潛。 樓觀崢嶸,渾疑是、天風吹墜。金屋窈,幾時曾貯,粗桃凡李。鏡斷釵分人去后,畫闌文砌蒼苔綴。想當年、日日醉芳叢,侯鯖美。春水漲,鱗鱗細。春草暗,茸茸膩。算流連光景,古猶今爾。椿菌鳩鵬休較計,倚空一笑東風里。喜知時、好雨夜來稠,秧青未。
[宋代]:吳潛
樓觀崢嶸,渾疑是、天風吹墜。金屋窈,幾時曾貯,粗桃凡李。鏡斷釵分人去后,畫闌文砌蒼苔綴。想當年、日日醉芳叢,侯鯖美。
春水漲,鱗鱗細。春草暗,茸茸膩。算流連光景,古猶今爾。椿菌鳩鵬休較計,倚空一笑東風里。喜知時、好雨夜來稠,秧青未。
樓觀崢嶸,渾疑是、天風吹墜。金屋窈,幾時曾貯,粗桃凡李。鏡斷釵分人去後,畫闌文砌蒼苔綴。想當年、日日醉芳叢,侯鯖美。
春水漲,鱗鱗細。春草暗,茸茸膩。算流連光景,古猶今爾。椿菌鳩鵬休較計,倚空一笑東風裡。喜知時、好雨夜來稠,秧青未。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唐代:
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裡。一家盡是郎腹心,
清代:
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明代:
王弘誨
徑轉(zhuǎn)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徑轉(zhuǎn)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明代:
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guān)。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yún)際飛鳧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guān)。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宋代:
陳普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
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
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
宋代:
梅堯臣
王瓜未亦方牽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雜年少,風流還有杜陵孫。
王瓜未亦方牽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雜年少,風流還有杜陵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