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追和》拼音版
宋代:張元干
水調歌頭·追和-張元干
舉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重來吳會,三伏行見五湖秋。耳畔風波搖蕩,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
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短發霜粘兩鬢,清夜盆傾一雨,喜聽瓦鳴溝。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唐代·張元干的簡介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 張元干的詩(39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