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樗作歌》拼音版
宋代:釋文珦
為修樗作歌-釋文珦
我愛巖間古樗櫟,蔽日參云過千尺。
樵蘇來往作陰涼,不為風(fēng)霜變顏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無大小皆選掄。
豫章楩楠豈復(fù)有,獨(dú)以無用全其身。
山僧歷得養(yǎng)生理,故以巖樗自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夸美干招殘毀。
幽人志士當(dāng)勿疑,聽我朗誦巖樗詩。
縱為梁棟或易撓,巖下清風(fēng)無盡時。
唐代·釋文珦的簡介
釋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據(jù)本集卷一〇《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jīng)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guān)詩篇。
...〔
? 釋文珦的詩(7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