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過后柳故居)》拼音版
宋代:張元干
水調歌頭(過后柳故居)-張元干
露下菱歌遠,螢傍藕花流。臨溪堂上,望中依舊柳邊洲。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綿撲粉,湘簟月華浮。長記開朱戶,不寐待歸舟。恍重來,思往事,攪離愁。天涯何處,未應容易此生休。莫問吳霜點鬢,細與蠻箋封恨,相見轉綢繆。云雨陽臺夢,河漢鵲橋秋。
唐代·張元干的簡介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 張元干的詩(39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