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鑒賞
原文
楊柳陰中駐彩旌。芰荷香里勸金觥。小詞流入管弦聲。
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煙葉系人情。
賞析
上片寫柳陰宴別。夏日楊柳飄拂的時節,綠陰深處,送別友人,暫時挽留行人車騎,在荷花香郁的水邊設宴送行,荷花芳香之中舉杯暢飲,筵席上吟詞配曲歌唱,酒宴間有管弦與小詞助興。“楊柳”,贈別之象征物,開頭便暗點題旨。“駐彩旌”,中途駐車設宴餞別。
下片寫深情話別。詞人對朋友的感情之真、之深,以及他們之間離情別恨,頗有動人心魄之處。“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與劉夢得《赴連州途經洛陽諸公置酒相送張員外賈以詩見贈率爾酬之》的“如今暫寄尊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勸慰行者,多飲酒能夠紓解別恨,旅程中要放寬心情,不要朝暮惦記著歸程。結尾總束一句,煙雨?濛中的柳枝、柳葉,都牽系著離別的情思。煙雨楊柳無邊,離思也就漫無邊際,那密如雨絲的煙葉柔條已經牽系住了人們的離情別緒。
在寫法上,此詞將景、事、情融合在一起來抒寫,最后繳足“惜別”的題旨。楊柳為古詩詞中贈別、惜別的象征物,此詞即用之作為貫穿首尾的抒情線索。開篇即寫在楊柳陰中暫駐車馬,中間鋪敘楊柳陰中開設的餞別酒筵,以及筵上的感情交流;末尾移情于楊柳的“雨條煙葉”,使之成了離愁別恨的負載物。這樣寫,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含蘊無窮,耐人尋味。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