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鑒賞
原文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誠可重,無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賞析
這首詩是李賀入長安應試失敗而歸之后作的,是他當時心情的極好寫照。
雪花在飄飄揚揚,大地白茫茫的,雖然時間是桂花盛遍的深秋,但在大雪覆壓下,桂花顯得稀稀落落;雪天里,一只被彈丸擊傷的烏鴉,耷拉著翅膀在空中飛著,回到自己的巢去。這一幅凄涼冷落的景色是詩人哀傷感情的形象化,它又暗喻著自己落選,受小人攻擊失意而歸的境況。在前兩句凄冷背景的映襯下,三、四兩句詩人刻畫了自己在歸途中的落寞孤寂的形象。他騎在瘦驢下孤單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灞水里;蕭索的朔風勁吹著,帽帶低垂,像是在朔風中蕭瑟著。以上四句白雪、桂花、飛鳥、朔風、騎著瘦驢的詩人,構成了一幅情感哀戚、色調慘淡的畫面。在這幅畫面里,孤獨的瘦詩人,騎在一匹瘦驢上,懷著一腔哀愁,在風中雪里,踽踽行進。詩的后四句轉入抒情,“入鄉誠可重,無印自堪悲。”兩句抒述了詩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鄉又重溫家庭的歡樂溫暖,這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應試,“被彈”而歸,孑然一身,一事無成,真是可悲。這種矛盾復雜的心情,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當中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卿卿”兩句大有深意可挖。“卿卿”語自《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卿卿”在此,絕對不可能是除李賀之妻的另外任何人。這里是通過對到家之后,和妻子相聚時情狀的描寫,進一步抒發自己悲苦的心情。這次入京應考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全家都希望他成功,尤其是他的妻子。這種境況下回家,不知道有什么可說的。丈夫“垂翅”歸來,妻子一瞧神色便什么也明白了。她怕丈夫增添痛苦,只好佯裝照鏡掩飾自己,不料“雙淚”不爭氣地直往下流。可見,李賀之妻頗善解人意。
這不只是個人的坎坷際遇,也是中唐時期不少詩人所共同的,人才被壓制毀滅的悲歌。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