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詩五首·其一》鑒賞
原文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
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空出有余資。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
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
竊慕負鼎翁,愿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犂。
孰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賞析
詞前十八句為第一段。首四句以議論開頭,說明只要統帥神武,從軍就無苦有樂。接著“相公征關右”以下六句,以曹操用兵的神武予以證明。詩中以“震天威”、“俯拾遺”、“一舉”、“再舉”等夸張之筆,寫曹操用兵所向無敵的神武之態;以“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寫曹軍的兵強馬壯、輕捷矯健;接著八句,以“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徒行兼乘還,空出有余資”寫軍中飲食宴樂之盛和俘獲物資之多。
“歌舞入鄴城”以下十四句為第二段,寫班師凱旋,并述厲節入仕協理朝政的怡然自得。
全詩語言明快,感情豪壯,專寫從軍之樂,極盡鋪張揚厲,比喻夸張,與其它“愀愴之辭”(鐘嶸《詩品》)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