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四犯·水外輕陰》鑒賞
原文
水外輕陰,做弄得飛云,吹斷晴絮。駐馬橋西,還系舊時(shí)芳樹。不見翠陌尋春,每問著、小桃無語。恨燕鶯、不識閑情,卻隔亂紅飛去。
少年曾識春風(fēng)意,到如今、怨懷難訴。魂驚冉冉江南遠(yuǎn),煙草愁如許。此意待寫翠箋,奈斷腸、都無新句。問甚時(shí)、舞鳳歌鸞,花里再看仙侶。
賞析
這首詞是寫暮春時(shí)節(jié),晴天白晝,游故地懷故人。
上片開頭三句是寫景,晴天飛云、水邊輕陰,給讀者描繪出了一個(gè)美好的境界。“做弄得”是漸漸使得的意思。接著“駐馬”、“舊時(shí)”點(diǎn)明故地重游,也是寫人:詞人在這美好境界的橋西停下了馬,并且把馬系在他過去也曾經(jīng)還是那樣翠綠,但是,昔日“翠陌尋春”的人不見了,而且眼前周圍也沒有人,只好漫問樹梢小桃故人消息,而小桃卻是無語的。風(fēng)景依舊,人事全非,令作者感到傷情。而可恨的燕鶯,不了解詞人的痛苦,更不撫慰詞人的痛苦,卻隔如雨亂紅飛去。
下片開頭四句寫感慨,好像是另筆,實(shí)際仍然是上片的“閑情”的發(fā)揮,并沒有斷了詞意。接著兩句,進(jìn)一步寫怨恨、寫愁。前面系過馬的樹上。“舊時(shí)”兩字告訴讀者,這是故地重游了。在故地見到昔日的芳樹還活著,只是說“怨恨”難于訴說,只是說“愁如許”,而此處則是到了“斷腸”的地步了,到了要寫“此意”“都無新句”的地步了,可見其怨恨之深,愁之深。最后兩句以何時(shí)再見故人——仙侶作結(jié),點(diǎn)明了題意。
此詞通篇白描手法,借景抒情,將詞人重游故地卻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懷念故人卻無處尋覓的愁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高觀國簡介
唐代·高觀國的簡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dá)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shí)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dá)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chuàng)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yè)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