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鑒賞
原文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賞析
“萬里辭家事鼓鼙”是說李判官將要辭別家人與親朋好友,不遠萬里到潤州去從事軍務。詩人想要強調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遙遠;一是行人履行公務的特殊性,是要去執行軍務。這便暗含了詩人為他送行的原因和憂慮。因為古代交通工具極不發達,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無非是北人騎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別往往不是意味著“西出陽關無故人”,便是意味著“人生不相見,動輒參與商”了。更何況李判官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潤州去“事鼓鼙”。詩人一再說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遙遠,這里又進一步暗寓著詩人為行人命運未卜而深深憂慮。
“金陵驛路楚云西”就是從地理座標系上為我們標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詩里說金陵的驛路直通楚地之西。這里的金陵即潤州,因為按照唐代行政區域的劃分,潤州也屬于金陵的轄區。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點出了這次送別的時間是春天,另一方面詩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為什么不愿意挽留遠行客。
“草色青青送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的意境,同時也是詩人與行者難舍難分的送行場面的真實寫照。兩位友人并駕驅馬,踏著河畔青草緩緩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傾注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憂慮與擔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馬蹄”的無情反襯出離別者內心的有情。
劉長卿簡介
唐代·劉長卿的簡介
![劉長卿](/d/file/p/3c79de0bac01267d25cc08355a9b6bda.jpg)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