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居野行》翻譯及注釋
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
譯文:在田間行走,無意中發現村莊中的很多人家空無一人。向路過的村人打聽才知道,這些屋子里的人都外出做生意去了。
注釋:比屋:一作“比鄰”,相連接的許多人家。借問:請問。
官家不稅商,稅農服作苦。居人盡東西,道路侵壟畝。
譯文:官家不向商人征稅,偏偏征稅于勞役辛苦的農民。在這里居住的人,紛紛做生意謀出路去了,以致這里的土地無人耕種,任由行人往來,變成了道路。
注釋:稅商:征稅于商人。“稅”用作動詞。侵垅畝:一作“侵壟畝”,侵占了莊稼地。
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邊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譯文:這些經商的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邊疆士卒要吃要穿,這些珠寶如同泥土,無法充饑御寒。
注釋:山顛:一作“山巔”。水府:神話傳說中龍王的住處,這里指水的深處。此物:指上文的珠寶玉器。
古來一人耕,三人食猶饑。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
譯文:古來一人耕種,三個人還吃不飽。現在成千上萬的人家,竟沒有一個人拿著犁鋤耕田。
注釋:把:持,拿。
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譯文:我們的糧倉已經空虛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田園已經完全荒蕪。上天不落下糧食,有什么辦法去養活眾多的老百姓呢?
注釋:蒺藜:長有細刺的野生草本植物。雨粟:落下粟米。“雨”用作動詞,落下。烝黎:百姓。
姚合簡介
唐代·姚合的簡介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 ? 姚合的詩(39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