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讒詩贈友人》翻譯及注釋
嗟予沈迷,猖獗已久。
譯文:嘆我沉迷于酒,狂傲疏放已久。
注釋:沈迷:即沉迷,深深地迷惑、迷戀。猖獗:狂放之意。
五十知非,古人嘗有。
譯文:五十而知非,古人常有。
注釋:五十知非:用蘧伯玉事。
立言補過,庶存不朽。
譯文:立言以補過,希望永存不朽。
注釋:立言:謂著述之事。
包荒匿瑕,蓄此頑丑。
譯文:包藏缺點和瑕疵,將它們掩遮不漏。
注釋:包荒:包含荒穢之物。匿瑕:即使是美玉也有暗藏的瑕疵。頑丑:不光彩之事。
月出致譏,貽愧皓首。
譯文:《詩經》中《月出》一詩已有好色之譏,使陳國之君終生抱愧慚羞。
注釋:貽愧:留下羞愧。皓首:白頭,白發。謂年老。
感悟遂晚,事往日遷。
譯文:由于時日遷延,大錯已鑄,明白過來時已經晚了。
白璧何辜,青蠅屢前。
譯文:白璧竟有何罪?青蠅屢次上前點污。
注釋:“青蠅”句:謂青蠅點污白玉,喻人被誣。
群輕折軸,下沉黃泉。
譯文:輕的東西積多了,也會將車軸壓斷下沉黃泉。
注釋:群輕折軸:謂物雖不重,裝載過多亦可壓斷車軸。比喻小患會釀成大災。
眾毛飛骨,上凌青天。
譯文:眾多的毛羽,也能將鳥的肉身抬上青天。
注釋:眾毛飛骨:謂眾多輕物能掀起重物。此言謠言屢興,讒言屢進,便能致禍。
萋斐暗成,貝錦粲然。
譯文:讒言就像是織貝的花紋一樣,積多了就會粲然成章,不由你不信。
注釋:“萋斐”二句:喻小人羅織罪狀。后因以“萋斐”比喻讒言。斐,即婁菲,文采相雜貌。貝錦:指像貝的文采一樣美麗的織錦。
泥沙聚埃,珠玉不鮮。
譯文:聚集的泥沙,掩住了珠玉的光輝。
洪焰爍山,發自纖煙。
譯文:火山的洪焰,來自于一縷青煙。
蒼波蕩日,起于微涓。
譯文:海中蕩日的狂濤,起目于一點水珠。
注釋:微涓:極小的水流。
交亂四國,播于八埏。
譯文:謠言傳播于四面八方,可使四維之國無事生非。
注釋:四國:猶四方。八埏:猶八方。
拾塵掇蜂,疑圣猜賢。
譯文:顏回拾塵,使孔圣人懷疑其竊食;伯奇掇蜂,大夫尹吉甫猜疑其淫亂。
注釋:拾塵:用顏回事。
哀哉悲夫,誰察予之貞堅?
譯文:真是令人悲哀啊,有誰能明白我的堅貞呢?
注釋:貞堅:堅貞不移。
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強強。
譯文:那個婦人的猖狂,還不如《詩經》中所說的“鵲之強強”;
注釋:“彼婦人”四句:《詩經·國風·鄘風·鶉之奔奔》:“鶉之奔奔。鵲之強強。”狀鳥之雙宿雙飛貌。原詩諷刺衛宣姜淫亂。
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鶉之奔奔。
譯文:那個婦人的淫昏,還不如《詩經》中所說的“鶉之奔奔”。
坦蕩君子,無悅簧言。
譯文:坦蕩的君子啊,不要被那些花言巧語迷惑了。
注釋:坦蕩:一作“皎皎”。簧言:花言巧語,欺人的謊言。
擢發贖罪,罪乃孔多。
譯文:那個婦人就是擢發數其罪,也不足以言其罪;
注釋:“擢發”二句:謂披著頭發數罪,也數不清其罪。贖,當作“續”,數也。孔,甚也。
傾海流惡,惡無以過。
譯文:就是傾海倒其惡,其惡也不足為過。
注釋:“傾海”二句:謂其惡比東海之水還要多。
人生實難,逢此織羅。
譯文:人生實難啊,使我遭此羅織的災禍。
積毀銷金,沈憂作歌。
譯文:毀謗積得多了,就是金子也會被消蝕。深深的憂患,使我悲歌長嘆。
注釋:積毀銷金:謂讒毀聚積多了,連金屬之物也會銷毀。沈憂:即“沉憂”。
天未喪文,其如余何。
譯文:但是天既未喪斯文,他們能奈我何?
妲己滅紂,褒女惑周。
譯文:妲己毀掉了殷紂王,褒姒使周幽王迷惑喪亂。
注釋:妲己:殷紂王之愛妃。相傳紂王因寵愛妲己,荒廢國政,為周所滅。褒女:即褒姒,周幽王之寵妃。
天維蕩覆,職此之由。
譯文:他們的天下之所以喪失,都是因她們之故。
注釋:天維:國家的綱紀。蕩覆:毀壞;顛覆。職:主也。
漢祖呂氏,食其在傍。
譯文:漢高祖的呂后,與其臣屬審食其私通;
注釋:呂氏:即漢高祖皇后呂雉。相傳呂雉當皇太后時與左相審食其私通。
秦皇太后,毒亦淫荒。
譯文:秦始皇的田后,也與其宮人嫪毐淫亂。
注釋:“秦皇太后”二句:秦始皇之后與宮人私通。事見《史記·呂不韋列傳》。
螮蝀作昏,遂掩太陽。
譯文:虹霓所發出的陰昏之氣,掩遮了太陽之光。
注釋:螮蝀:即虹。
萬乘尚爾,匹夫何傷。
譯文:萬乘之君此事尚不能免,而何況是平民百姓呢?
注釋:萬乘:指帝王,帝位。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辭殫意窮,心切理直。
譯文:我已辭盡意窮,但卻心切理直。
注釋:殫:盡;竭盡。
如或妄談,昊天是殛。
譯文:如有一句不實之辭,我愿受蒼天的懲罰。
注釋:昊天:即蒼天。
子野善聽,離婁至明。
譯文:師曠善以聽音,離婁的眼光最為明亮。
注釋:子野:春秋時晉國樂師師曠字。離委:古之明目者,能在百里之外,察秋毫之末。
神靡遁響,鬼無逃形。
譯文:任何聲響和形影都逃不過神的耳朵和眼睛,鬼蜮之輩無可逃遁。
注釋:靡:表示否定。遁:逃走。
不我遐棄,庶昭忠誠。
譯文:蒼天如不棄我,請昭示我的一片忠誠吧。
注釋:遐棄:《詩經·國風·周南·汝墳》:“既見君子,不攏遐棄。”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