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翻譯及注釋
故都遙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譯文:想起長安處處草萋萋,上天對此也迷惘懷疑。
注釋:故都:指長安,原是唐的都城,朱溫時遷都洛陽,所以詩人稱長安為故都。想:一作“望”。萋萋:草茂盛的樣子。深疑:深深的懷疑。
塞雁已侵池籞宿,宮鴉猶戀女墻啼。
譯文:野外塞雁偷入宮中宿,宮院烏鴉留戀矮墻啼。
注釋:侵:進入。池籞:指宮庭中的池塘。宮鴉:原來宮中的烏鴉。女墻:宮庭中矮短的墻頭。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強魂必噬臍。
譯文:天涯壯士白白空流淚,無辜死者飲恨悔沒及。
注釋:天涯烈士:作者自指,也是泛指不為朱溫勢力所屈服的人們。地下強魂:指崔胤。
掩鼻計成終不覺,馮驩無路學鳴雞。
譯文:陰謀讓成大權已旁落,可嘆自己不會學啼雞。
注釋:掩鼻:用楚懷王夫人鄭袖的故事。終不覺:不知不覺的意思,指國家的命運不知不覺地落入朱溫的手里。馮驩: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田文的門客,忠于孟嘗君,為孟嘗君出過力。
韓偓簡介
唐代·韓偓的簡介
![韓偓](/d/file/p/f83eb9ac7306fb0bf115c487607f9423.jpg)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 韓偓的詩(3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