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秋情》翻譯及注釋
幾日相別離,門前生穞葵。
譯文:分別才幾天,門前就長滿了野稻與冬莧菜。
注釋:穞:野生的稻谷,穞,自生稻也。葵:冬莧菜,《廣雅》:葵,菜也,嘗傾葉向日,不令照其根。
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
譯文:秋蟬在梧桐樹上不停聒噪,從日出叫到日落,聲音凄涼。
注釋:聒:聒噪、吵鬧。
白露濕螢火,清霜凌兔絲。
譯文:秋天的露水把螢火蟲打濕,嚴(yán)霜將兔絲草枯萎。
注釋:兔絲,蔓草也,多生荒野古道中,蔓延草木之上,有莖而無葉,細(xì)者如線,粗者如繩,黃色,子入地而生。初生有根,及纏物而上。其根自斷,蓋假氣而生,亦一異也。
空掩紫羅袂,長啼無盡時。
譯文:反正也沒人看,不妨把紫色繡裳掩嚴(yán)實(shí)了,想你就哭,和著蟬聲,從早哭到晚。
注釋:羅袂:絲羅的衣袖。亦指華麗的衣著。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