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大全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歇后語
苦水里泡黃連——苦上加苦 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門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挨 諸葛亮擺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窗戶邊吹喇叭——名聲在外 打開天窗——說亮話 打破砂鍋——問到底 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大海撈針——沒處尋 大水淹了龍王廟——不認自家人 孔夫子的口袋——書呆(袋)子 石頭蛋子腌咸菜——一言(鹽)難盡(進) 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膽(撣)子 唐僧念經——一本正(真)經 高山上打鑼——四方聞名(鳴) 老鷹捕食——見機(雞)行事 大觀園里哭賈母——各有各的傷心處 牛郎約織女——后會有期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 葉公好龍——口是心非 白骨精給唐僧送飯——假心假意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突如其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生不如死 伍子胥過昭關——一宿白了頭發 出門問路,入鄉問俗。 船頭坐得穩,不怕風來顛。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瘡怕有名,病怕沒名。 創業百年,敗家一天。 吹噓自己的人,等于在宣傳他的無知。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從小差一歲,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飯能養人,破衣破褲能遮寒。 粗飯養人,粗活益身。 粗絲難織細絹,粗人難做細活。 寸草鍘三刀,料少也長膘。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放風箏斷了線——沒指望了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不給規矩,不成方圓。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談心不點燈--說黑話 頂風頂水劃船——硬撐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東洋人戴高帽——假充大個 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魯班門前耍斧——有眼無珠 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棗 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不給規矩,不成方圓。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 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 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 長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撐痢疾,餓傷寒。 撐死膽大的人,餓死膽小的鬼。 秤能稱輕重,話能量人心。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不言,睡不語。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飯打濕口,洗臉打濕手。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吃飯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吃飯象條龍,做活象條蟲。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塹,長一智。 不給規矩,不成方圓。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煉,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不怕穿得遲,就怕脫得早。 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漢。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 不怕亂如麻,只怕不調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干。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出太陽下暴雨——假情(晴) 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 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唱歌不看曲本——離譜 泰山頂上觀日出--高瞻遠矚 提著燈籠砍柴--明砍 提著馬燈下礦井--步步深入 跳上舞臺湊熱鬧--逢場作戲 推小車上臺階--一步一個坎 大姑娘坐轎——頭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