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集團化辦園的好處篇一
在教委辦此次開展的讀書活動中,我針對自己的工作特點,將《幼兒園管理》作為必讀的一本書。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有了很深的體會,那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我們不僅要依法治園,更要有“法”管理。
《幼兒園管理》指出:作為一個園領導,既是“一家之主”,也是教師們的主心骨。我認為,在幼兒園管理中應注重營造民主、團結、融洽、活躍的工作環境,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協調和諧的氛圍。管理者首先做到以身作則,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獨斷專行。工作時我是園領導,絕對不允許誰馬馬虎虎,而工作之余和老師們是姐妹。經過幾年的磨合,目前我們整個團隊人員還算比較團結、融洽。
管理制度是對全體師生員工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治園之本。
今年初我們進行了量化考核的嘗試,規范了教職工的工作行為,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通過制度考核,促進了教師從他律走向自律。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量化考核制度的推行,明確了目標和責任,使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有了準則,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有了明顯的改觀。
我們幼兒園大多是女教師,大部分都住宿。女性對待事物有很多的特點:細心、認真、敏感......所以在管理中更要講方法。我聯想到最近微博有一則笑話,意思是:每當打掃衛生時,學校會說“學校是你家”;可當你一遲到,學校會說“你當學校是你家呢?我想說的是,對教職工來說,學校在工作時是單位,不能像在家那么隨意,要保持工作中的狀態;但在生活時,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了,可以輕松愜意。因此,只要分清時段、明確身份,就能合作無間,做到學習、工作、生活三不誤。
《幼兒園管理》這本書是學不完的,但其中的每一句話我都會認真去揣摩,并轉化成自己工作的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不斷學習,常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做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幼兒園全體教職工一起開創英峰幼兒園的新局面!
集團化辦園的好處篇二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辦好學前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戰略,各地都在進一步落實十九大精神,貴州從2024年起,就實施學前營養餐改善計劃,這是推進幼兒教育優質化的一項重要行動,是教育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年來,義龍新區在學前教育發展上,更是加大力度,一是向上級爭取幼兒教師編制,壯大幼兒教育師資隊伍力量;二是不斷建設完善各鎮中心幼兒園,推進各鎮第二幼兒園建設,在人口集中點建村級幼兒園;三是鼓勵和支持有資質和實力的社會力量辦園。規范、優質的學前教育正在向農村逐步延伸,義龍新區以此為途徑,進一步解決農村幼兒入學難問題,著力打造一批優質幼兒園,滿足家長、社會對優質幼兒教育需求,努力辦出“人民滿意教育”。
隨著新建幼兒園的不斷增多,從幼兒園自身的辦園質量的提高,到各園之間的相互促進、和諧發展,是要思考的問題。只有遵循“因地制宜、互助共建、交流共享”的原則,才能快速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的整體發展,才能讓人民群眾子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同樣優質的學前教育。2024年2月義龍教育局下發了幼兒園集團化辦園文件及指導
方案
,基于文件精神,筆者結合基層工作體會,談談幾點個人的想法。我區學前幼兒園辦學及管理情況是,各鎮均有一所中心幼兒園,其中萬屯、鄭屯、新橋、德臥正在建設第二幼兒園。新區成立以來,積極推進村級幼兒園建設,目前已建成招生有頂效紅星、樓納,雨樟格沙屯,魯屯七一,龍廣獅子山、聯新、科汪7所,正在建設的村級幼兒園有頂效易地移民安置區馬別、大龍潭,德臥坡告,雨樟交樂、青底等多所,除木咱外,其他鎮均有一至多所民辦幼兒園,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和易地搬遷群眾進入新區,學前幼兒逐漸增多已成趨勢。
目前對幼兒園的管理形式是,鎮教育集團管理中心幼兒園,中心幼兒園從業務上指導鎮內公民辦幼兒園。教育局自2024起,將全區9鎮幼兒園劃成3個片區,以片區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工作在進一步推進中。
(一)建立集團化管理架構
以鎮中心幼兒園為集團總園,鎮內其他公辦幼兒園和有辦學資質的民辦園為分園,組建幼兒園集團。實行總園長負責制,實行分園長聘任制、教師及保育員聘用制,實行教職工崗位和績效考核制度。中心幼兒園長向教育局及鎮教育集團負責,分幼兒園長對總園長負責,集團總園長統一管理各公辦分園人事、財務、后勤、教學、建設等工作,劃定各園招生區域,各園富余教育資源由總園統一調配,分園園長只負責本園的教學管理,不分精力考慮收支和建設,減少分園后勤、財務人力,減少了中間環節。其優點鎮內一盤棋,資源、人力統一共享,避免資源閑置和過分不均,避免出現生源競爭問題。
(二)以“名園+弱園”模式帶動分園發展
集中資金和師資力量,將中心幼兒打造成集團優質示范幼兒園,使之成為各薄弱分園學習的樣板,引領帶動各分園發展。搭建集團教師及保育員學習、溝通、互助平臺。中心園向薄弱分園提供辦園模仿、復制模式,讓分園在硬件構建、和軟件提升上有樣板參照,中心園組織開展觀摩、教研活動。對薄弱幼兒園的管理、教學、教師和保育員素質提升等進行幫扶和指導,提升分園辦園能力和水平。
(三)以“名園+民園”模式指導“民園”
目前,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園硬件不足、管理混亂、教師素質偏低、教師不穩定、有安全隱患、辦園小學化等問題。集團可定期派人到園進行營養餐、教學、安全、環境衛生進行督查和指導,并按公辦幼兒評價機制對民辦幼兒園辦學進行考評,把民園教師納入集團開展的教研、交流、學習范圍。
?(四)以“八統一”實行一體化管理
集團化辦園的目的,就是促進幼兒園質量的提高,解決各園之間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實現集團的統一管理。
一是統一辦園質量評估。中心幼兒園將幼教工作目標下到各分園,各分園根據目標制定工作計劃,期末統一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各園園長業務檔案,作為分園長年度工作考核、評優評模及是否續聘的重要依據。
二是教師隊伍統一管理。各分園教師統一聘任,努力實現師資力量均衡。制定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和保育員“個人成長計劃”和業務檔案。成立以總園長為組長的教育教學考核評估小組,完善分園考核,加強監督與評價,依據綜合考核評介結果確定獎勵與績效。
三是保教常規統一管理。由于農村幼教專業教師的缺乏,可以調配整合全集團內幼教力量,在集團內成立衛生保健組和教科研組,學期開學初統一制訂保育保健常規、教育教學常規計劃和相關的管理、考核、獎勵制度,實現保教常規統一管理,業務上的統一指導,讓各園在保育、教育上齊頭并進,同步發展。
四是經費統一管理管理。除民辦幼兒園外,各園所有賬目均由集團統一管理,由集團負責報賬,資金收支分開,專款專用,合理調配,總園長全面統籌,各園全部資金,作為集體開支和發展資金。
五是物資統一調配。幼兒園提供優質教育的同時,還要保證幼兒身體的健康成長。在營養膳食的搭配上,許多無專業幼教的幼兒園很難做到幼兒一周食譜的科學安排。每周可在集團內統一制定各園菜譜,由上級統一配送食材,做到農村孩子也可以和城鎮孩子吃得一樣好。另外在中心園富余的桌椅、床、玩具等都可以調配到其他園,做到資源不浪費,節約集團辦園的資金。
六是建立集團統一培訓模式。集團制定統一的培訓
方案
,逐步形成“整體建構——分層推進——綜合評價”的集團自培模式,采取集團集中培訓,教學交流方式,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解決農村幼教專業化缺乏的問題。七是建立統一的集團文化。以“整合資源、攜手共進”的理念引領集團全面工作,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培養集團教職員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標志、儀式、典禮、活動來承載和展現集團辦園內涵。在集團的文化建設中,既注重集團整體的特點,又要突出各分園特色。
八是建立統一幼教網絡平臺。建立鎮內幼兒園集團網絡平臺,通過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利用平臺,進行快捷的信息傳輸和便捷的分園的管理。
一是初始規模不宜過大。由于農村幼兒園專業教師的缺乏,各分園需要專業化教師上崗,集團的統一調配必然讓中心幼兒園優質的教育資源分散了,而教師的培養和校園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短時間內集團辦園規模不宜過大,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二是要努力防止管理“死角”。總園管理工作量較大,工作不容易作細。園長的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整非常重要,在中層干部的力量配置上要做到工作職責明確,防止出現一些管理“死角”。
三是要積極協調各園關系。集團各幼兒園、及分園內部之間的協調關系尤為重要。協調好各園之間的關系,推動各園之間團結協作,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總之,在各鎮實行幼兒園集團化辦園,有利于教育資源統一利用,有利于規范各分園的辦園行為,從面推動鄉村幼兒園的健康、有序發展。新時期,教育改革在積極推進,在我區,有片區幼兒園開展教研和中心幼兒園指導村幼兒園、民辦幼兒園這一工作基礎,可以進行集團化辦園實踐和探索。(德臥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學前教育教研指導責任區第三片區負責人?付甫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