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古代名人的對聯篇一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著比銀河還遠的距離。您在別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心中蓬勃生長。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如一杯香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細細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鋒利的箭,讓我們懂得“良藥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張啟迪著我們,熏陶著我們……
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成績也一塌糊涂,看著同學個個都“節節高升”,而我卻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孔爺爺您的諄諄教導是我如沐春風,您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讓我深深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溫故而知新”后,讓我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學習的動力,當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時,您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讓我自覺的整理好思緒,一頭扎進書海。當我成為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候,您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當頭棒喝,讓我自覺制定了好的學習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我、啟迪著我所追尋的。
孔爺爺,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么重要嗎?正因為有了你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紐帶,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
那一次,學校組織衛生大掃除,我和一個同學被安排打掃教室,面對外面大好春光,我竟昧著良心對那個同學說我生病了,需要她幫我掃一下,那個同學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后走進教室時,發現老師在對她訓斥。原來她先幫我打掃好了衛生。而自己的區域卻未來得及打掃,不知為什么,當時一種負罪的念頭讓我愧疚不已,當孔爺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簾時,如一只利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臟,是啊,自己都不愿承受的事情,為什么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那樣,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社么么區別呢?感謝您,孔爺爺,是您給我的人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終身受用的一課。
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著他們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禮
寫古代名人的對聯篇二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我一直這么覺得。
許許多多的人都會覺得她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計,不擇手段謀權篡位。那我想說一句:“現在這個社會誰的城府不深?或許大家只是略遜她一籌而已。”一位女性可以做到“至尊紅顏”談何容易?心計首先是她在深宮里活下去的保障,“工于心計”可以說也是被迫成為的一種習慣,這有錯嗎?
如果說皇位的繼承是必要,那么謀權篡位不也是一種本事嗎?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一位女性的野心可以得到實現,要用多少戰勝荊棘載途所付出的努力啊!
武則天這個名字從小就扎在我的心里,從小我就潛意識地想像她一樣,可以做一個叱咤風云的女性,我看過很多關于武則天的電視劇,可以說,我是瘋狂地迷戀。
武則天14歲就被唐太宗召進宮,立為“才人”,賜號武媚。14歲,和我差不多的年齡,就被無辜地卷進了黑暗的深宮,她那時還是一個少女啊,應該單純自由,卻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妃嬪,一個被皇帝視為衣服的妃嬪,她不甘心嗎?她當然要不甘心!她有了像摘天上月亮一般的目標,憑著她的“巧慧多權術”,她做到了。
她順利地成為了唐高宗的皇后,在多少流言蜚語下,她戴上了鳳冠,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女兒,但她覺得值,這是我非常佩服她的一點,可以果斷地放下任何兒女私情,只為了自己想要的。
現在的“女強人”也越來越多,但她們的光芒終究因為“情”而被掩蓋住。我認為,一位女性如果可以放下感性,那么她們已經到成功的大門口了。
武則天通曉文史,對政治方面也有很大的天賦,她怎么舍得埋沒自己的才華,讓自己懦弱多病的丈夫管理天下,自己做個賢妻良母?
她開始協助高宗裁決政事,遂專國柄,勢力的強大已經超過了皇帝。等到高宗死后,中宗李顯繼位,她還是不肯放手自己的權力。后來她憑借自己高深的城府與有目共睹的實力,如愿以償成為了“至尊紅顏”,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是女性的驕傲。
郭沫若就這樣形容武則天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無法否認,武則天對歷史的貢獻是很大的,她從14歲被召進宮,一直到82歲病死在上陽宮,這將近70多年的歲月她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呢?
想想她最后立的無字碑,或許她也有不為人知的傷心處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呢?她也不知道該找誰傾訴,只好自己默默承擔,把一切想說的話都化為“無言”,只有自己懂。
她始終是一個人,有喜怒哀樂,我認為她只是用爭強好勝的性格充實了自己的全部,她難道不會脆弱嗎?會的。只是她早就明白了“弱肉強食”,她不得不把自己弱的一面撕得碎碎的,再埋在泥土中,用自己的欲望來踩踏——狠狠地。
當今社會,女狀元越來越多,女強人比比皆是,每個人都像武則天那樣有著一個又一個欲望,總是在奮斗,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努力的多,收獲的也多。有時候我們就是不應該滿足,不要總以為哪件事自己做不到,武則天其實就是當今世界追求夢想的女性的指路牌,雖然隔了一千多年,但武則天敢于向“男尊女卑”說“不”字的精神我們不應該發揚嗎?
武則天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她是女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