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璞
〈名〉
(1) (形聲。從玉,菐(
)聲。本義: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2) 同本義 [uncarved jade]。如: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3) 含玉的礦石 [ore contained jade]。如:璞石(蘊藏有玉的石頭)
(4) 天真,淳樸 [innocence]
夫質者樸也,有崇尚太璞之意。——鄭觀應《盛世危言》
康熙字典
璞【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韻會》匹角切《正韻》匹各切,音樸。《玉篇》玉未治者。《增韻》玉未琢。《韻會》玉素也。《老子·道德經》璞散則爲器。
又姓。《正字通》明璞俊。
又《韻補》葉普木切,音樸。《司馬彪·贈山濤詩》卞和潛幽冥,誰能證奇璞。冀願神龍來,揚光以見燭。《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樸、僕二音,非葉也。《正韻》收璞入六藥,一屋闕璞,誤。
- 璞的詞語 組詞
- 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