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聆
〈動〉
(1) (形聲。從耳,令聲。本義:細聽)
(2) 同本義 [hear]
聆廣樂之九奏兮。——張衡《思玄賦》
寶玉接過來,一面目視其文,耳聆其歌?!都t樓夢》
扣而聆之?!巍?蘇軾《石鐘山記》
(3) 又如:聆偈(聽經);聆受(傾聽并接受);聆訓(聽受訓教);聆教(聆聽教晦);聆音察理(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
(4) 明了,清楚 [understand]
觀讀之者,曉然若盲之開目,聆然若聾之通耳?!獫h· 王充《論衡》
(5) 又如:聆聆(明了,清楚)
康熙字典
聆【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墩f文》聽也?!秱}頡篇》耳聽曰聆?!稄V韻》以耳取聲?!肚皾h·敘傳》妣聆呱而刻石兮。
又《博雅》聆,從也。
又《淮南子·齊俗訓》所居聆聆。《註》聆聆,意曉解也。
又借作齡。《禮·文王世子》夢帝與我九齡。《釋文》本或作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聆【卷十二】【耳部】
聽也。從耳令聲。郎丁切
說文解字注
(聆)聽也。二篆轉注??镏囌纵d俗語云。聆瓦。聆者、聽之知微者也。文王世子曰。夢帝與我九聆。此叚聆爲鈴。夢天以九個鈴與己也。從耳。令聲。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