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膋
〈名〉
(1) 腸子上的脂肪 [fat on intestines]
取其血膋。——《詩·小雅·信南山》
(2) 又如:膋薌(油脂與香草。古代祀神時用);膋血(濃血)
康熙字典
膋【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膫,或從肉,勞省聲。《廣韻》腸閒脂也。《詩·小雅》取其血膋。《箋》膋,脂膏也。《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註》膟膋,腸閒脂也。《前漢·郊祀歌》焫膋蕭,延四方。《註》師古曰:膋,來彫反,腸閒脂也。以蕭焫脂合馨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