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飐
颭
〈動〉
(1) 風吹物使其顫動[quiver in the wind]
清涼傘飐飐如云,馬頭下朱纓似火。——元·佚名《秦倂六國平話》
(2) 又如:飐拂(拂動);飐飐(飄動的樣子);飐颶(狂風吹拂的樣子);飐閃(飄動閃忽)
(3) 顫動;搖動 [set in motion;shake]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唐· 劉禹錫《浪淘沙》
(4) 又如:飐動(顫動;搖動)
康熙字典
颭【戌集下】【風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占琰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琰切,音拈。《廣韻》風吹落水。《說文》風吹浪動也。《柳宗元詩》驚風亂颭芙蓉水。《劉歆·遂初賦》猋風盲其飄忽兮。迴颭颭其冷冷。《正字通》凡風動物,與物受風搖曳者,皆謂之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