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奎
〈名〉
(1) (形聲。從大,圭聲。從“大”,表示與人有關。本義:兩髀之間)
(2) 同本義。胯 [hip]
奎,兩髀之間。——《說文》。段注:“奎與胯雙聲。”
奎踽盤桓。——《文選·張衡·西京賦》
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莊子·徐無鬼》
(3) 又如:奎蹄(股間和蹄邊,比喻狹小的地方);奎踽(舉足,開步);奎蹄(比喻狹小的境地)
(4) 星宿名。奎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顆 [name of constelletion]
西方十六星,象兩髀,故曰奎。——《莊子·天文書》
(5) 又如:奎壁(二十八宿中奎宿與壁宿的并稱。舊謂二宿主文運,故常用以比喻文苑)
(6) 奎星主文章,故有關文章、文運、文字的事,多加奎字 [character]。如:奎章(皇帝的親筆字;神仙的手筆);奎垣(文人薈萃之地)
康熙字典
奎【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睽。《說文》兩之閒。
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天文志》西方十六星兩,故亦曰奎。《禮·月令》中春日在奎,季夏旦奎中。《宋史·天文志》太祖乾德五年丁卯,五星聚奎。《孝經·援神契》奎主文昌。《春秋·合誠圖》奎主武庫。《前漢·天文志》奎曰封豨,主溝瀆。《後漢·蘇竟傳》奎爲毒螫,主庫兵。
又《集韻》苦委切,音跪。奎踽,舉足行貌。
又犬繠切,音?。與?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奎【卷十】【大部】
兩髀之閒。從大圭聲。苦圭切
說文解字注
(奎)?髀之閒。奎與胯雙聲。奎宿十六星以像似得名。從大。兩體之閒、人身寛闊處。故從大。首此篆者、蒙上人形言也。圭聲。苦圭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