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愷
愷
〈形〉
(1) (形聲。從心,豈聲。本義:歡樂,和樂)
(2) 同本義 [harmonious and happy;happy;merry]
愷,樂也。——《說文》。按,豈,愷實同一字。
中心物愷。——《莊子·天道》。又如:愷悌(和樂平易,平易近人。也作愷弟,豈弟);愷惻(和樂惻隱);愷豫(和樂)
(3) 明 [clear]
夫不勤勤則前人不當,不懇懇則覺德不愷。——《文選·揚雄·劇秦美新》
詞性變化
◎ 愷
愷
〈名〉
(1) 假借為“凱”。軍隊勝利后所奏之樂 [music of triumph]
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周禮·大司樂》。鄭玄注:“愷樂,獻功之樂。”
秋七月丙申,振旅,愷以入于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杜預注:“愷。樂也。”
徐方一戰收,振旅已奏愷。—— 張翥《后出軍》
(2) 又如:愷歌(軍隊勝利歸來所唱的歌);愷樂(戰勝歸來所奏的樂歌)
康熙字典
愷【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凱。《說文》康也。《廣韻》樂也。《詩·小雅》豈樂飮酒。《註》豈,本作愷。
又軍勝之樂。《周禮·夏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振旅,愷以入于晉。
又或作凱。《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疏》南風,長養萬物喜樂,故曰凱風。《左傳》八愷。或作八凱。愷凱古通用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愷【卷十】【心部】
康也。從心豈,豈亦聲。苦亥切
說文解字注
(愷)樂也。蓼蕭傳曰。豈、樂也。豈同愷。從心。豈聲。苦亥切。古音在十五部。按豈部有此篆。解曰康也。疑此重出。乃後人增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