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d/file/zi/zidian16017.png)
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卷
⒈ ?可以舒展和彎轉成圓筒形的書畫:長卷。畫卷。手卷。
⒉ ?書籍的冊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書十萬卷。卷帙(書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裝起來稱“帙”,即書套。現一般指書籍)。
⒊ ?考試用的紙:試卷。
⒋ ?機關里分類匯存的檔案、文件:案卷。
其他字義
卷(捲)
⒈ ?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卷尺。卷簾子。
⒉ ?裹挾帶動:卷入。卷揚。
⒊ ?彎轉裹成筒形的東西:煙卷兒。紙卷兒。
異體字
- 倦
- ?
- 巻
- 弮
- 婘
- 捲
- 袞
漢英互譯
book、coil、convolve、reel in、roll、tome、volume、wapped、winding、wrap
相關字詞
舒
造字法
形聲:下形上聲
※ 卷的意思、基本解釋,卷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卷
〈動〉
(1) (形聲。從卩(
,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樣子),劵( )聲。( )本義:膝曲)(2) 把物彎轉成圓筒形 [roll up]
有卷者阿。——《詩·大雅·卷 阿》
贏縮卷舒。——《淮南子·本經》。注:“卷,屈也。”
漫卷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蘇軾《教戰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帳(新郎在女家結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婦帶妝奩回到男家);卷坐(轎輿不調頭,向后退稱卷坐);卷戲(過去河南地方劇種之一,今已絕跡)
(4) 席卷 [carry along;sweep away;roll up like a mat]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北風卷地白草折。——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 又如:卷地(從地面席卷而過,形容氣勢浩大);卷包(猶言席卷);卷篷(風卷飛篷)
(6) 用手握住筒狀物向一端滑動 [roll up]。如:卷袖子;卷褲腿
詞性變化
◎ 卷
〈名〉
(1) 成圓筒形或球形的東西 [roll]。如:膠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袞”。袞服。古代貴族畫卷龍圖案的禮服 [gown]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禮記·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禮記·祭義》
◎ 卷
〈量〉
(1) 把紗、線或電影膠片、磁帶等繞滿一個軸時所需要的量 [roll;spool;reel]。如:幾卷電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東西 [wad]。如:一卷鈔票
◎ 卷
〈動〉
(1) 〈方〉∶罵 [curse]。如:卷罵(大罵)
(2) 斷絕 [cut]
我舉安邑,塞女戟,韓氏太原卷。——《史記》
(3) 猶聚 [gather]
舞《云門》、《大卷》。——《周禮》。賈公彥疏:“卷者,卷聚之義,即族類也。”
(4) 隱藏 [hide]。如:卷懷(收藏;有隱退不仕之意);卷跡(斂跡;退隱)
(5) 另見
基本詞義
◎ 卷
〈名〉
(1) 古指書的卷軸,今為書籍的通稱 [book]。如:卷帙(指書。可舒卷的叫卷,編次的叫帙);卷末(書卷的末尾);卷次(卷第。書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書籍字畫的末尾處)
(2) 古時書籍寫在帛或紙上,一部書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訖,后代仍用來指全書的一部分 [volume]
軍書十二卷。——《樂府詩集·木蘭詩》
卷卷有爺名。
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試卷 [examination paper]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試卷;答卷;交卷;卷摺(科舉考試的卷子);卷頭(考卷的封面);卷牘(文件)
(6) 檔案 [dossier;file]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帶軸的書畫等 [scroll]
東坡右手執卷。—— 明·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左手執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隱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畫卷;書卷
(9) 另見
基本詞義
◎ 卷
〈動〉
(1) 膝蓋彎曲。引申泛指彎曲 [bend]
卷,膝曲也。——《說文》
有卷婁者。——《莊子·徐無鬼》。釋文:“猶拘攣也。”
卷曲而不中規矩。——《莊子·逍遙游》
鄭豐卷字子張。——《左傳·襄公三十年》
(2) 又如:卷曲(彎曲;蜷縮,肢體彎曲);卷婁(拘攣。衰老背駝貌);卷陲(泛指蜿蜒的山陵);卷屈(蜷曲);卷舒(卷縮和伸展)
詞性變化
◎ 卷
〈形〉
(1) 誠懇 [honest]
敢昧死竭卷卷。——《漢書·賈捐之傳》
(2) 柔弱 [weak]。如:卷然(柔弱的樣子)
(3) 通“婘”。美好的樣子 [fine]
有美一人,碩大且卷。——《詩·陳風》
(4) 另見
康熙字典
卷【子集下】【卩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又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又《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又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又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又《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又《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又《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又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又《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又《集韻》一曰冠武。
又《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卷九】【卩部】
厀曲也。從卪聲。居轉切
說文解字注
(卷)厀曲也。卷之本義也。引伸爲凡曲之偁。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又引伸爲舒卷。論語。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卽手部之捲收字也。又中庸。一卷石之多。注曰。卷猶區也。又陳風。碩大且卷。傳曰。卷、好皃。此與齊風傳鬈、好皃同。謂卽一字也。檀弓。女手卷然。亦謂好皃。從卪。聲。十四部。巨員切。大徐但云居轉切。
- 卷的詞語 組詞
- 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