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拒
〈動〉
(1) (形聲。從手,巨聲。本義:抵御,抵抗)
(2) 同本義 [repel;resist]
其不可者拒之。——《論語》
拒敵也。——《荀子·仲尼》注
內以固城,外以拒難?!盾髯印ぞ馈?/p>
(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敵(抵御敵人;匹敵,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馬(古代的一種防御戰具。用以布陣阻塞,使人馬止步,不得跨越)
(4) 拒絕,抵制 [decline;deny;refuse]
往者不追,來者不拒。——《孟子·盡心下》
(5) 又如:拒諫(不肯接受別人的規勸);拒物(拒絕外物,謂不與外界接觸);拒卻(拒絕,推卻);拒閉(閉門拒絕)
(6) 違抗 [disobey]。如:拒違(違抗);拒逆(違抗)
(7) 據守 [guard]。如:拒抗(拒守險狹之地);拒塞(扼守邊關);拒隘(猶拒險)
(8) 占據 [occupy]
不即安分,卻來拒吾之公廳,此又不知恥也?!肚迤缴教迷挶尽?/p>
(9) [樹枝] 向外岔出,橫生 [fork]
數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俄n非子》
〈名〉
通“矩”。方形陣勢 [square array]
拘環拒折之容?!痘茨献印R俗》
從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左傳·宣公十二年》
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 蔡人, 衛人;為右拒,以當 陳人。——《左傳·恒公五年》
康熙字典
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稄V韻》捍也。《增韻》禦也。《論語》其不可者拒之?!盾髯印ぞ榔穬纫怨坛?,外以拒難。
又與距通?!稄V韻》格也,違也。《玉篇》抵也。
又《儀禮·少牢禮》長皆及俎拒?!对]》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橫節也。
又《集韻》句許切。《正韻》居許切,音舉。亦捍也。
又《集韻》《韻會》果羽切,音矩。方
也?!蹲髠鳌せ肝迥辍粪嵶釉垹懽缶埽援敳倘诵o人,爲右拒,以當
人。
又《周禮·大宰祀五帝疏》西方白帝白招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歫【卷二】【止部】
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其呂切
說文解字注
(歫)止也。許無拒字。歫卽拒也。此與彼相抵爲拒。相抵則止矣。書傳云。歫、至也。至則止矣。其義一也。漢石經論語。其不可者距之。字作距。許歫與距義別。從止。巨聲。其呂切。五部。一曰槍也。木部曰。槍、歫也。?字互訓。槍者、謂牴觸也。一曰超歫。史記。投石超距。超一作拔。漢書。甘延壽投石拔拒。絶於等倫。張晏曰。拔拒、超距也。劉逵曰。拔拒謂?人以手相按。能拔引之也。
- 拒的詞語 組詞
- 拒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