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砉
〈象〉
(1) 形容迅速動作的聲音 [noise descriptive of sth. done with splash]
砉然向然。——《莊子·養生主》
(2) 又如:烏鴉砉的一聲從樹上直飛起來
(3) 另見
基本詞義
◎ 砉
<象>
(1) 形容皮骨相離聲 [noise of separation of skin from bone]
砉,皮骨相離聲。——《集韻》
(2) 又如:砉然(象聲詞。常用以形容破裂聲、折斷聲、開啟聲、高呼聲等);砉劃;砉騞(象聲詞。箭破空聲);砉欻(
)(象聲詞。形容微小飄忽的聲音)(3) 另見
康熙字典
砉【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韻會》呼狊切,音殈。皮骨相離聲。《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註》砉音翕,騞音畫,騞聲大於砉。《沈佺期·霹靂引》始戛羽以騞砉。
又《廣韻》虎伯切《集韻》《正韻》霍虢切,音謋。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