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頏
頏
〈名〉
(1) 頸項(xiàng) [neck]
亢,人頸也。或作頏?!墩f文》
(2) 咽喉 [throat]。如:頏顙(咽喉)
詞性變化
◎ 頏
頏
〈動(dòng)〉
(1) 鳥向下飛 [fly down]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对姟ぺL(fēng)》。毛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
(2) 飛奔 [scoot]。如:頏頡(也作“頡頏”。鳥飛上飛下)
康熙字典
頏【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胡郞切《韻會(huì)》寒剛切《正韻》胡岡切,音航?!俄崟?huì)》鳥飛貌。本作
。上曰翓,下曰頏。今文通作頡頏。《詩·邶風(fēng)》燕燕于飛,頡之頏之?!秱鳌凤w而上曰頡,飛而下曰
。
又或作??!稉P(yáng)雄·長(zhǎng)楊賦》魚頡而鳥?。
又《集韻》《正韻》居郞切,音剛?!墩f文》人頸也。本作亢。或作骯。
又上聲?!都崱窇趵是小俄崟?huì)》下黨切,音沆。聲也。同吭。
又《集韻》口朗切,音忼。亦與吭同。咽也。
又舉朗切,音?。義同。
又去聲?!稄V韻》苦浪切,音抗。咽頏。
又《集韻》《韻會(huì)》下浪切,杭去聲?!段逡艏崱辐B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