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痼
〈形〉
(1) (形聲。從疒(
),表示與疾病有關。固聲。“固”(頑固)也具有表意作用。本義:疾病經久難愈的)(2) 同本義 [chronic]
痼,久病也。——《玉篇》
鄧太后以皇子 勝有痼疾。——《后漢書·周章傳》
(3) 又如:痼瘵(積久難治的病。亦指患痼疾的人)
(4) 引申為根深蒂固的,難改變的 [inveterate]
煙霞成痼癖,聲價藉巢由。—— 元·潘音《反北山嘲》
(5) 又如:痼習;痼癖(不能改掉的積習)
康熙字典
痼【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本作?。久病也。《正韻》久固之疾。《後漢·光武紀》京師醴泉湧出,飲之者痼疾皆愈。《抱樸子微旨卷》抱痼疾而言精和鵲之伎。
又《韻會》通作固。《禮·月令》國多固疾。亦通作錮。《前漢·賈誼傳》必爲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