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輻
輻
〈名〉
(1) (形聲。從車,畐(
)聲。“畐”有“腹滿”義(參“福”字條),而“輻”為圓形,與人腹滿之形相類,因而“畐”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本義:輻條。插入輪轂以支撐輪圈的細條)(2) 同本義 [spoke]
輻,輪轑也。——《說文》
輻也者,以為直指也。——《考工記·輪人》
三十輻共一轂。——《老子》
眾輻湊于前。——《漢書·劉向傳》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詩·魏風·伐檀》
(3) 又如:輪輻;輻集(聚集);輻聚(聚集)
(4) 聚集如輻 [in swarm]。如:輻至(齊至);輻裂(分崩離析);輻解(分解)
康熙字典
輻【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輪轑也。《詩·小雅》員于爾輻。《註》員,益也。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
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註》所以象其運行也。
又葉筆力切,音必。《詩·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葉下直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輻【卷十四】【車部】
輪轑也。從車畐聲。方六切
說文解字注
(輻)輪轑也。以上六篆言轂而及軸末之出於轂者。故遂以湊於轂者終之也。輻凡三十。從車。畐聲。方六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