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僨
僨
〈動(dòng)〉
(1) (形聲。從人,賁聲。本義:僵仆)
(2) 同本義 [fall down]
僨,僵也。——《說(shuō)文》
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左傳·昭公十三年》。注:“僨,仆也。”
一死一生,一僨一起。——《莊子·天運(yùn)》
(3) 又如:僨仆(倒仆);僨踣(僵仆);僨蹶(顛仆)
(4) 覆,翻倒在地 [overturn]
鄭伯之車僨于 濟(jì)。——《左傳·隱公三年》
(5) 又如:僨轅(覆車,喻失敗);僨轍(覆轍,喻失敗)
(6) 覆敗 [be defeated]
僨軍之將,蒙朝廷待以不死。——《醒世姻緣傳》
(7) 又如:僨師(僨軍。使軍隊(duì)覆敗);僨敗(覆沒(méi));僨將(敗軍之將)
(8) 使滅亡 [cause to perish]。如:僨國(guó)(亡國(guó))
(9) 毀壞;敗壞 [destroy]
此謂一言僨事。——《禮記·大學(xué)》
(10) 又如:僨裂(毀敗朝政)
(11) 死;僵斃 [die;be dead]
此伍子胥所以僨于 吳世也。——《漢書》
(12) 動(dòng),亢奮 [move]
張脈僨興,外強(qiáng)中奸。——《左傳·僖公十五年》
(13) 又如:僨升(蓬勃上升);僨張(擴(kuò)張突起);僨發(fā)(激動(dòng)而奮起);僨興(形容興奮緊張的樣子)
康熙字典
僨【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方問(wèn)切,音奮。《爾雅·釋言》僵也。《疏》仰偃也。《左傳·隱三年》鄭伯之車僨于濟(jì)。
又《昭十三年》叔向曰: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
又覆敗也。《大學(xué)》一言僨事。一作賁。《禮·射義》賁軍之將不入。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註》僨,動(dòng)也。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僨,驕不可禁之勢(shì)。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僨【卷八】【人部】
僵也。從人賁聲。匹問(wèn)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僨)僵也。引伸之爲(wèi)凡倒敗之偁。大學(xué)曰。一人僨事。注云。僨猶覆敗也。射義假賁爲(wèi)僨。左傳。象有齒以焚其身。假焚爲(wèi)僨。從人。賁聲。匹問(wèn)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