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蜚
〈動〉
(1) (形聲。從蟲,非聲。①(
)本義:一種有害的小飛蟲②( )通“飛”。鳥飛) 通“飛”。飛翔 [fly]三年不蜚,蜚將沖天?!妒酚洝こ兰摇?/p>
一體花紋如彩畫,滿身錦繡若蜚英?!段饔斡洝?/p>
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稘h書·王莽傳下》
(2) 又如:蜚英(飛花);蜚集(飛翔集結);高蜚(高高飛翔;飛得很高);蜚翔(飛行翱翔)
(3) 另見
基本詞義
◎ 蜚
〈名〉
(1) (形聲。從蟲,非聲。本義:昆蟲名。草螽)
(2) 同本義 [meadow grasshopper]
秋,有蜚,為災也——《左傳·莊公二十九年》
(3) 蜚蠊,即蟑螂 [cockroach]。如:蜚廉蟲(即蜚蠊。蟲名。俗稱蟑螂)
(4) 傳說中的災獸 [a strange beast]
太山上多金玉楨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山海經》
(5) 另見
康熙字典
蜚【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韻會》父沸切,音屝。《爾雅·釋蟲》蜚,蠦蜰?!妒琛夫?,越之所生,其爲蟲臭惡,南方淫氣之所生也。《本草》曰:蜚,厲蟲也,然則蜚是臭惡之蟲,害人衣物,故《春秋左氏傳》有蜚不爲災,亦不書也。《前漢·五行志》劉向以爲有蜚有
不言災者,氣所生,所謂
也。
又《正韻》芳未切,音費。蟲名,負蠜也。
又《廣韻》府尾切,音斐。義同。
又獸名?!渡胶=洝诽接蝎F,狀如牛,白首,一目,蛇尾,名曰蜚。所經枯竭,甚于鴆厲,見則天下大疫。
又《集韻》匪微切,音非。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或作。
- 蜚的詞語 組詞
- 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