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玎
<象>
(1) 玉類器物撞擊時發(fā)出的聲音 [sound of jingling jade]
玎,玉聲也?!墩f文》
(2) 又如:玎玎;玎瑯;玎當;玎當響(比喻很有名聲)
康熙字典
玎【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jīng)切,音丁?!墩f文》玉聲也。
又《說文》齊太公子伋諡曰玎公?!俄崟氛灧?,述義不勉曰玎。
又《廣韻》《集韻》中莖切《正韻》甾耕切,音朾?!稄V韻》玎玲,玉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玎【卷一】【玉部】
玉聲也。從玉丁聲。齊太公子伋謚曰玎公。當經(jīng)切
說文解字注
(玎)玉聲也。以椓之丁丁、伐木丁丁例之。葢當曡字言玎玎。從王。丁聲。中莖當經(jīng)二切。十二部。齊大公子伋謚曰玎公。齊世家、古今人表皆云。師尙父之子丁公。丁公之子乙公。乙公之子癸公。猶之魯禽父、晉燮父、衞康伯、宋微仲皆無謚。不聞謚玎也。此當云讀若齊大公子伋謚曰丁公。轉(zhuǎn)寫脫讀若字。因改丁爲玎。不直言讀若丁者。古音丁公之讀當與凡丁異也。丁乙癸皆非謚明矣。而云謚丁公者。古者以字爲謚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