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
部首月部 總筆畫1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EYLG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81BB
筆順ノフ一一丶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名稱撇、橫折鉤、橫、橫、點、橫、豎、橫折、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膻
⒈ ?像羊肉的氣味:膻氣。膻味。腥膻。
其他字義
膻
⒈ ?袒露。
⒉ ?胸中:膻中(a.中醫(yī)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處;b.針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異體字
- 膽
- 羶
- ?
漢英互譯
the smell of mutton
造字法
形聲
※ 膻的意思、基本解釋,膻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膻
羶、羴
〈名〉
(1) (形聲。從肉,亶(
)聲。本義:羊臊氣)(2) 同本義。亦泛指臊氣 [sheepy odor]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肚f子·綜無鬼》
(3) 又如:膻氣(羊肉的氣味);膻根(指羊);膻葷(指肉類或氣味濃烈的食品。也作“葷羶”);膻薌(祭祀時焚燒牛羊腸間脂肪所散發(fā)出來的氣味);膻膩(腥膻油膩)
(4) 類似羊臊氣的惡臭 [odor]
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列子·周穆王》
(5) 又如:膻腥(葷腥。亦指魚肉類食物);膻穢(又臭又臟。謂骯臟丑惡)
(6) 有膻味的獸肉 [meat]
膻,肉膻也。詩曰:膻裼暴虎?!墩f文》
(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葷。肉類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別稱)
(8) 通“馨” [aroma]。如:膻薌(膻,通“馨”;薌,通“香”。五谷的香氣。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
(9) 羊油 [mutton oil](棄膻在庭際,雙鵲來搖尾。—— 唐· 皮日休《喜鵲》)
康熙字典
膻【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音袒?!墩f文》肉膻也。從肉亶聲。詩膻裼暴虎?!虬丛娻嶏L(fēng),今作襢?!都崱坊蚴∽髂?。
又《集韻》《正韻》尸連切,音羶。《說文》羊臭也。本作羴?;蜃髁?img src="/d/file/spz/263eb.png" alt="?" class="wh16" />?!读凶印ぶ苣峦跗吠踔畫逵?,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膻【卷四】【肉部】
肉膻也。從肉亶聲。《詩》曰:“膻裼暴虎。”徒旱切
說文解字注
(膻)肉膻也。釋訓(xùn)、毛傳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脫衣見體曰肉襢。孫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素問膻中、謂氣海。從肉。亶聲。徒旱切。十四部。詩曰。膻裼暴虎。鄭風(fēng)文。今詩作襢、作袒。
- 膻的詞語 組詞
- 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