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嫗
嫗
〈動(dòng)〉
(1) 以體相溫 [warm]
羽者嫗伏。——《淮南子·原道》。注:“以氣剖卵也。”
煦嫗覆育萬物。——《禮記·樂記》。注:“氣曰煦,體曰嫗。”
柳下惠嫗不逮門之女。——《詩(shī)·巷伯傳》
太子曰:顏?zhàn)涌s屋稱貞, 柳下嫗而不亂,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北齊書》
(2) 又如:嫗伏(鳥類以體孵卵)
(3) 養(yǎng)育;撫育 [bring up;rear]
以聲華嘔符嫗掩萬民百姓。——《淮南子》
(4) 又如:嫗育(生育撫養(yǎng));嫗煦(生養(yǎng)覆育);嫗拊(撫恤)
(5) 另見
基本詞義
◎ 嫗
嫗
〈名〉
(1) (形聲。從女,區(qū)聲。本義:母親,媽媽)
(2) 同本義 [mother]
嫗,母也。——《說文》
老嫗夜哭。——《史記》
東海莫賢知其母, 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東海號(hào)曰:“萬石 嚴(yán)嫗”。——《漢書》
(3) 老年婦女 [old woman]
嫗,今俗稱老婦曰嫗。——《正字通》
顏夫人者,嫗盈女也,國(guó)色也。——《公羊傳》
(4) 婦女的通稱 [woman]
從少嫗三十。——《南史·鄧郁傳》
家有老嫗,嘗居于此。——明· 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獨(dú)與嫗居。——清· 周容《芋老人傳》
(5) 又
命嫗煮芋。
乃火爾嫗。
嫗煮芋進(jìn)。
(6) 另見
康熙字典
嫗【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衣遇切《集韻》《韻會(huì)》威遇切《正韻》依句切,音饇。《說文》母也。《前漢·嚴(yán)延年傳》延年兄弟五人皆大官,母號(hào)萬石嫗。
又《集韻》《韻會(huì)》委羽切《正韻》於語切,音傴。《禮·樂記》煦嫗覆育萬物。《註》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亦訓(xùn)老母。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人名。有夏嫗夫。通作彄。
又山名。《山海經(jīng)》嫗山,其上多美玉,其下多金。
又居侯切,音鉤。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嫗【卷十二】【女部】
母也。從女區(qū)聲。衣遇切
說文解字注
(嫗)母也。樂記。煦嫗覆育萬物。鄭曰。以氣曰煦。以體曰嫗。詩(shī)毛傳。桺下惠嫗不逮門之女。亦以體曰嫗之意。不逮門者、不及入門。荀卿所謂與後門者同衣卽此也。凡人及鳥生子曰乳。皆必以體嫗之。方言。伏雞曰抱。郭云。江東呼蓲。央富反。按蓲卽嫗也。母之呼嫗由此。高帝本紀(jì)曰。有一老嫗夜哭。從女。區(qū)聲。衣遇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