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猝
〈動〉
(1) (形聲。從犬,卒聲。本義:狗從草叢中突然跑出追人) 同本義 [(of a dog) run out]
(2) 又如:猝嗟(叱咤。發怒呼喝);猝暴(肆虐)
詞性變化
◎ 猝
〈副〉
(1) 突然地,出其不意地 [suddenly;abruptly]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張溥《五人墓碑記》
(2) 又如:猝死(突然死亡);猝故(突然發生的變故)
康熙字典
猝【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麤沒切《集韻》《韻會》《正韻》蒼沒切,音。《說文》犬從艸暴出逐人也。
又《玉篇》言倉卒,暴疾也,突也。《揚子·方言》?猝也。
又葉與涉切。《蘇轍·滕王閣詩》豪風相凌蕩,俳語終倉猝。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玉篇》今作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猝【卷十】【犬部】
犬從艸暴出逐人也。從犬卒聲。麤沒切
說文解字注
(猝)犬從艸曓出逐人也。叚借爲凡猝乍之偁。古多叚卒字爲之。從犬。卒聲。麤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