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徂
〈動〉
(1) (形聲。從彳(
)且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往;去)(2) 同本義 [go to]
徂,往也。——《爾雅》
汝徂征。——《書·大禹謨》
胤后承王命徂征。——《書·胤征》
自我徂爾。——《詩·衛風·氓》
我征徂西。——《詩·小雅·小明》
(3) 又如:徂川(流去的河水);徂徠(往復);徂征(前往征討)
(4) 及,至 [arrive]
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詩·周頌·絲衣》
(5) 行,行走 [walk]
思無邪,思馬斯徂。——《詩·魯頌·駉》
(6) 死亡 [die]
二十有八載,放勛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孟子·萬章上》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史記·伯夷列傳》
(7) 又如:徂歿(死亡);徂落(死亡)
(8) 消逝 [disappear]。如:徂年(過去的年月);徂輝(落日的余輝;比喻逝去的歲月)
康熙字典
徂【寅集下】【彳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廣韻》昨胡切《集韻》叢租切,
祚平聲。《爾雅·釋詁》往也。《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詩·豳風》我徂東山。
又《爾雅·釋詁》存也。《註》以徂爲存,猶以亂爲治,以曩爲曏,以故爲今。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
又國名。《詩·大雅》侵阮徂共。《箋》阮也,徂也,共也,三國犯周,而文王伐之。◎按朱傳云:以侵阮,而往至於共也。與箋說異。
又徂來,山名。《詩·魯頌》徂來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