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杵
〈名〉
(1) (形聲。從木,午聲。本義:舂米的棒槌)
(2) 同本義 [pestle]
杵,舂杵也。——《說文》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易·系辭》傳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貧賤的交情);杵臼(杵與臼);杵頭(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battling stick]。如:杵砧(搗衣的槌棒與墊石);杵聲(棒槌搗衣的聲音)
(5) 筑墻、筑堤時,用來填實泥土的棒槌 [trip-hammer]
筑謂之杵。——《廣雅》
杵以梧。——《禮記·雜記》
(6) 又如:杵聲(筑城填土的杵槌聲);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種棒形兵器。形如杵 [pestle-like weapon]
詞性變化
◎ 杵
〈動〉
(1) 搗,砸 [pestle]
傲童不謳歌,舂筑者不相杵。——《新書》
(2) 用長形的東西戳 [poke]。如:用指頭杵他一下
康熙字典
杵【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處。《說文》舂杵也。《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禮·雜記》杵以梧。《註》所以擣也。
又砧杵,槌衣具。《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又《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杵【卷六】【木部】
舂杵也。從木午聲。昌與切
說文解字注
(杵)舂杵也。舂、擣粟也。其器曰杵。繫辭曰。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從木。午聲。昌與切。五部。
- 杵的詞語 組詞
- 杵的成語
- mó chǔ zuò zhēn磨杵作針
- liú xuè piāo chǔ流血漂杵
- xuè liú piāo chǔ血流漂杵
- jí chǔ dǎo xīn急杵搗心
- mó chǔ chéng zhēn磨杵成針
- chǔ jiù jiāo杵臼交
- jiù chǔ zhī jiāo臼杵之交
- tiě chǔ chéng zhēn鐵杵成針
- chǔ jiù zhī jiāo杵臼之交
- tiě chǔ mó zhēn鐵杵磨針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