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橙
〈名〉
(1) (形聲。從木,登聲。本義:果樹名,果實叫橙子)
(2) 同本義 [orange]。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果實叫橙子,球形、皮黃赤色、味甜,皮可入藥
(3) 橙色 [orange color],紅和黃之間的顏色
康熙字典
橙【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宅耕切《集韻》《韻會》《正韻》除耕切,音棖。《說文》橘屬。《埤雅》柚屬,柚皮極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橙爾。橙可登而成之,故字從登。《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晉張協·七命》燀以秋橙。
又《集韻》持陵切,音澄。義同。
又《唐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凳。幾屬。《晉書·王獻之傳》魏時凌雲殿榜未題,匠人誤釘,不可下,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鬚髮盡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橙【卷六】【木部】
橘屬。從木登聲。丈庚切
說文解字注
(橙)橘屬。南都賦曰。穰橙鄧橘。蜀都賦劉注曰。蜀有給客橙。從木。登聲。丈庚切。廣韻宅耕切。古音在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