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疢
〈名〉
(1) 煩熱;疾病 [fever;disease]
疢,熱病也。亦作疹。——《說文》
美疢不如惡石。——《左傳·成公六年》
則有疾疢。——《左傳·哀公六年》
疢如疾首。——《詩·小雅·小弁》
(2) 憂傷;痛苦 [worry;pain]。如:疢疾(猶憂患);疢毒(疾疢之毒害;喻禍害)
康熙字典
疢【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疹。《說文》熱病也。《詩·小雅》疢如疾首。《箋》疢,猶病也。《禮·樂記》疾疢不作,而無妖祥。
又美嗜爲(wèi)病。《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孫曰:美疢不如惡石。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又《集韻》《韻會》《正韻》丑忍切,音趁。義同。俗作疹,別作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疢【卷七】【疒部】
熱病也。從疒從火。丑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非是。〖注〗俗作疹,別作
、
。
說文解字注
(疢)熱病也。其字從火。故知爲(wèi)熱病。小雅。疢如疾首。箋云。疢猶病也。此以疢爲(wèi)煩熱之偁。從火。從。會意。丑刃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