儐
部首亻部 總筆畫16畫 結構左右
五筆WPGM 統一碼5110
筆順ノ丨丶丶フ一丨ノ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稱撇、豎、點、點、橫撇/橫鉤、橫、豎、撇、撇、豎、橫折、橫、橫、橫、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儐(儐)
⒈ ?導引、接待賓客。《玉篇?人部》:“儐,出接賓曰儐。”《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命諸侯,則儐。”
⒉ ?擺設、陳列。《詩經?小雅?常棣》:“儐爾籩豆,飲酒之飫。”毛亨?傳:“儐,陳。”
⒊ ?排斥。通“擯”。《戰國策?趙策二》:“六國從親以儐畔秦,令天下之將相相與會於水之上。”《漢書?卷六十四上?主父偃傳》:“(主父偃)游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於齊。”
其他字義
儐(儐)
⒈ ?敬。《禮記?禮運》:“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
⒉ ?接待賓客的人。《聊齋志異?卷一?狐嫁女》:“公若為儐,執半主禮。”
異體字
- 儐
- 擯
English
entertain guests
※ 儐的意思、基本解釋,儐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儐【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必刃切,賓去聲。導也,相也。《禮·聘義》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
又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又《禮運》山川所以儐鬼神也。《註》儐禮鬼神,而祭山川也。《石經》從手作擯,亦省作賔。
又進也。《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儐。
又也。《詩·小雅》儐爾籩豆。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賔。敬也。
又同擯。《戰國策》六國從親以儐秦。
又同顰。眉蹙也。《枚乗菟園賦》儐笑連便。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儐【卷八】【人部】
導也。從人賓聲。擯,儐或從手。必刃切
說文解字注
(儐)導也。導者、導引也。周禮司儀注曰。出接賓曰擯。聘禮。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注曰。擯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也。士冠禮。擯者請期。注曰。擯者、有司佐禮者。在主人曰擯。按擯經典多作擯。史記作賓。廉藺列傳。設九賓於廷是也。○聘禮。賓用束錦儐勞者。又儐之如初。又儐之兩馬束錦。又無儐。凡言儐者九。鄭曰。上於下曰禮。敵者曰儐。上於下曰禮、謂如主國之禮聘賓是也。敵者曰儐、謂如儐勞者、儐歸饔餼者等是也。鄭據禮經字作儐。是以周禮司儀賓亦如之、賓使者如初之儀皆云賓當爲儐。易賓爲儐。取賓禮相待之義。非擯相之義也。然則合二禮訂之。擯相字當從手。賓禮字當從人。許儐擯合而一。云導也。與二禮及鄭說不合。劉昌宗說聘禮儐與擯同。雖本許。而令學者惑矣。今禮經石本版本於此九儐字內錯出擯字。非是。○又毛詩絲衣繹賓尸也。有司徹賓尸。經典釋文古本皆作賓。又無必刄反之音。而唐宋石本版本賓儐錯出。要之古無作儐尸者。此學者所當知也。○小雅。儐爾籩豆。傳曰。儐、陳也。從人。賓聲。必刄切。十二部。
(擯)儐或從手。今經典作擯相字多從此。莊子徐無鬼注曰。擯、棄也。此義之窮則變也。擯之言屛也。
- 儐的詞語
- 儐的成語